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各有关政法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的要求,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经研究,决定实施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法治江西建设战略布局,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主动适应法治江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结合点,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法学实践教育,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做强一流法学专业,培养一流法治人才,提高法治人才教育质量,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江西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人才智力保障。
二、主要目标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法治江西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高等学校法学教育改革和创新。经过5年的努力,建立起凸显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彰显江西地方高校特点的一流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一流法治课程体系,编写一流法治教材,打造一流课堂,培育一流法治师资,夯实一流法治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一流保障,培养造就一大批宪法法律的信仰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法治建设的实践者、法治进程的推动者、法治文明的传承者,奋力开创新时代法治江西建设新局面。
三、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
1.注重思想道德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法治人才培养各环节,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学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加强学生职业意识、职业伦理教育,增强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培养力度,面向全体法学专业学生开设“法律职业伦理”必修课,实现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贯穿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价值引领,践行“课程思政”,坚持“一课双责”,提高高等法学教育质量。
2.做强法学专业教育
重点建设6个国家级或省级法学一流专业,引导高校主动适应法治国家、法治江西建设需求,紧密结合自身特色优势,明确本校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不断提高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重点建设8门一流法学专业在线精品开放课程,推动高校健全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鼓励高校开发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形成课程模块(课程组)供学生选择性修读。鼓励高校深入实施主辅修制度,丰富学生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鼓励高校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教学团队,整合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编写出版一批具有创新性、交叉性的教材,实现跨专业的师资交叉、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重点打造20个示范课堂,创新教学范式,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行研讨式、探究式、混合式、翻转课堂、“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等新型教学范式,实现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鼓励专业核心课及适合小班教学的课程实行小班化教学;建设多种形式的示范课堂,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
3.强化法学实践教育
强化法学专业实践知识教育,借助信息技术将中国法治实践的最新经验和生动案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写进教材,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20%。推进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开发新型实践课程,普及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支持高校法学院系组建法律案例库。支持高校开展模拟法庭竞赛、法律文书竞赛等活动。
着力推动建立法治实务部门接收法学专业学生实习、法学专业学生担任实习法官检察官助理等制度,将接收、指导学生实习作为法治实务部门的职责。继续发挥“江西省司法厅高校学生司法所就业实习平台”的作用,让法学专业学生到司法所帮助工作、开展实习,增长才干。
发挥好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建立的省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的示范作用,利用好300个司法局、司法所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做好学生的学习实践。继续发掘法律实务部门的资源条件,落实与实践基地的合作交流工作,积极开展覆盖面更广、参与性更高、实效性更强的专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支持高校法学院系成立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法律援助活动。
4.深化协同培养机制
切实发挥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学会、企业等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健全法学院校和法治实务部门双向交流机制,选聘法治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任教,选聘高校法学骨干教师到法治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总结推广2013-2017年省内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交流“双千计划”经验,加大高校与法治实务部门交流任职工作力度,为法治实务部门业务专家到高校兼职任教、高校法学骨干教师到法治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提供政策制度保障。通过共建法治实践教学基地、法治实务部门导师人才库等,建设一支长期稳定、深度参与法治人才培养的兼职师资队伍。
在法学院校探索设立实务教师岗位,吸收法治实务部门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编写、专业教学,不断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积极推进高校和法治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加强高校与法治实务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探索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5.提升法学师资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
定期从高校一线教学科研人员中遴选部分教师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务研修班,坚定教师理想信念,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坚决查处作风不正和学术不端行为。将学生评价和教学督导相结合,强化对教师授课过程中师德师风的监督,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各个法律部门为立足点,以法治实践和法治中国建设基本国情为重心,深入开展一系列专题研修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将思政教育与课程讲授结合,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法律文本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将立法设想与基本国情相结合。
6.借助互联网推进法学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互联网法学精品课程建设和校际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提高优质精品课程的校际共享水平,缓解法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建立覆盖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辅学的多维度智慧学习系统,实现教师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性把控和针对性指导。
加强法学院校和法治实务部门的合作,将裁判文书等数字化法治实务资源向法学院校开放,将法院庭审等实务信息化资源通过直播等方式实时接入法学院校。重点建设5—10个信息化课堂教学平台和庭审直播实践教学平台。
7.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格局
探索“国内—海外合作培养”机制。加强国内法学院校与海外高水平法学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双方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积极利用海外优质法学教育资源,探索形成灵活多样、优势互补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契合时代需要,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要积极创造条件选送法学专业师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践,通过法律实践的国际化拓宽法治人才的国际视野。
通过设立“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方式整合优质教师队伍展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制体系的系统研究,培养熟悉沿线国家法制的高素质专门法治人才。
8.建强法学教育质量文化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围绕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参照国家专业建设标准,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优化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科对专业的支撑作用,促进科研为教学服务;以特色凝练为重点,推进传统优势专业方向改造升级;加强法学一流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我省法学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推进专业评估认证。高等学校要研究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形成校内专业质量标准体系及校内专业评估体系,建立专业建设质量提升长效机制;高等学校要积极参加国家、国际专业评估认证,扩大专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组织实施
江西省教育厅、中共江西省委政法委、江西省财政厅共同成立江西省“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领导小组,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省级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立健全相应组织实施机制。
参与“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江西省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需在本校成立领导小组,提出“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重点建设领域和建设方向,明确项目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
参与“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高校的法学院应成立“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小组,将培育卓越法治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习实践、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就业、研究生考试、出国留学等各环节、各方面给予引导和教育,努力提升法学本科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各级政法机关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部门,按要求认真做好推荐业务专家,接收高校教师挂职锻炼、共建实践基地、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确保我省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有效实施。
五、实施保障
“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领导小组将加强政策协调配套,在师资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各高校统筹资金,保障“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顺利实施。
参与“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高校应对法学专业的发展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推动跨校、跨类型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推行双学位制、双专业制、多项技能等级证书制,推行本科学生导师制。为培养融通创新型“法治+”的人才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参与“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高校的法学院应当举全院之力认真贯彻并扎实推进“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实施,主动发布自评报告、进展情况及标志性成果,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江西省教育厅 中共江西省委政法委 江西省财政厅
2019年5月10日